
江湖上的风,从未停歇。一批人倒下来,另一批依然义无反顾蜂拥而至。
近日,有零部件供应商知情人向汽车公社透露,北汽新能源可能有投资者,而这个收购者就是李一男创立的小牛电动车。
知情人称,小牛在美上市后也想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目前需要切入点,北汽新能源现在业绩不好,所以小牛想以此作为切入点(官方澄清:小牛收购常州工厂而非公司)。
在深化国企混改的背景下,很多可能性被激发出来。
1、小牛想不想造车?
小牛电动在两轮电动车市场中的表现可圈可点,主打高端市场,深受年轻人喜爱。数据显示,2020 年小牛电动在全球售出 60 万辆两轮电动车,较 2019 年增长约为 43%,其中国内市场贡献销量约 95%。
一直以来,小牛电动用户都可以借助APP进行车辆的查看和管理,如今,通过车辆智能化、云端数据整合、移动服务创新,小牛电动成为 loT 时代的城市出行终端。

小牛自创立初就明确表示自己不仅仅是两轮电动车企业,而是智能城市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一直致力于打造城市出行领域的第一家 Lifestyle 品牌公司。这种通过 Lifestyle 的逐步渗透使品牌更具成长潜力、用户粘性更强的企业,在两轮电动车企业的文化中很少见。
在两轮电动车市场,小牛电动成为一种现象级崛起。相比小牛汽车,一手创办小牛汽车的李一男比其更早就拥有了光环。这位在华为两进两出,并在百度、中国移动、金沙江创投等知名企业和机构任职重要岗位的传奇人物,很早就有了“天才少年”、“IT 奇才”的美名。
由他创办的港湾网络,被华为 17 亿元收购;一手创办的小牛电动仅用四年时间,便登陆纳斯达克,如今市值 31.72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 206.43 亿元)。

另外,值得称道的是小牛电动在成本控制上做得比较成功,去年第四季度单车成本从 2019 年第四季度的 3,726 元下降 10.3% 至 3,343 元。不过尽管如此,毛利率还是从 2019 年的 26.1% 下降到了 25.2%。财报里给出的解释是由于销量上升之后给经销商返点需要更多资金,产品组合的变化也在短期内影响了利润率。
这样的利润率水平与汽车制造商相比依旧算得上不错。比如造车新势力中,理想的 17% 已经领跑,特斯拉在创业之后很多年才提升到 24% 左右。
了解企业和人物基本面后,要审查此我们获取的此信息,首先的逻辑就是小牛两轮电动,此前确实有意向要造四轮电动车吗?
月初,小牛汽车几张名为 NIU 4 fun 的效果图传遍全网。这台车和本田的 Honda-e 颇有几分神似,从效果图来看颇有点官方出品的意思,不过细究之后可以发现是出普象网自个人设计师的之手。而后,很快小牛电动首席执行官李彦否认要造车。他表示,小牛电动暂时没有造车计划,“我们专注于市内出行。”

那么事情到否认这里就结束了吗?首先从李彦的措辞“暂时没有造车计划”就有点令人玩味的意思,如果是暂时那未来或许可就说不好了。
早在 2020 年初的 CES 展上,小牛电动就发布了两款新品:首款5G跨骑电动摩托车 RQi 和首款自动驾驶三轮电动摩托车 TQi。就在去年底,又有消息曝光,李一男新创业团队正在研发增程式电动车,首款车型可能是预计售价 20 万元左右的一款 SUV。

另有一个信息是,常州武进区人民政府官网上一则消息显示称,12 月 3 日,江苏牛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注册登记,注册资本 5000 万美元,标志着小牛电动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式落户武进,该公司为台港澳法人独资的外资企业。
据悉,小牛电动新能源汽车项目于 2018 年在小牛电动孵化,在项目运作与人才融合下,建立独立运作公司“牛创科技”。该项目有员工 155 人,外协规模已超 350 人,包括骨干研发、工业设计、车机交互团队、自动驾驶、品牌营销等,团队成员来自欧美、日韩以及国内各大汽车、互联网企业。 种种信息看来,小牛大有野心,收购动机成立。
2、它有能力收购吗?
当然,有了动机还要看它有没有能力吞下北汽新能源。北京发改委的人私下评论,认为不可能,因为这块资产价值确实比较高。
先来看看小牛的财报,2020 年小牛电动收入人民币 24.443 亿元,同比增长 17.7%,电动车销量大涨 42.8%。与主流汽车公司相比,规模不算大,不过还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净利润表现有所下滑,同比从 2019 年的 1.901 亿元下跌至 2020 年的 1.687 亿元,跌幅达到 11.3%。净利润率也并不高,仅为 6.9%,低于 2019 年的 9.2%。如果用非 GAAP 会计标准统计,则调整后净利润基本持平,2020 年为 2.083 亿元,不过净利润依旧从 10.1% 减至 8.5%。
在开支方面,小牛电动去年的研发开支为 1.05 亿元,同比增幅高达 56.8%,占营收比例为 4.3%,这一数据在 2019 年第四季度是 3.2%。不过由于整体规模较小,研发开支刚跨入亿元级别。
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小牛电动持有现金流、等价物、定期存款和短期投资总计 11.031 亿元。其中,一定时间内不能随意使用的限制现金达到了 1.685 亿元,短期银行借款为 1.8 亿元。再考虑到持续的研发制造成本投入,这就意味着,小牛可动用的资金总量非常有限。

而全力以赴才能拿出三五亿元,说来收购北汽新能源,这现实吗?在汽车行业几乎有一个行业共识:造车 200 亿元是门槛。这也就直接导致了汽车企业的资产价值标的非常高。
粗略估计一下,北汽蓝谷最新的资产信息显示,2020 年三季度北汽蓝谷的资产总额为 498.561 亿元,其中流动资产为 358.165 亿元,非流动资产为 140.396 亿元;合并资产负债表则显示,北汽蓝谷的流动负债为 217.73 亿元,非流动负债 131.08 亿元,负债合计 348.81 亿元。

而从北汽蓝谷的股权结构来看,小牛电动如果想通过北汽新能源有所作为,实现控股,至少要用杠杆撬动 50 亿左右的资金?如下图所示:

一想到“蛇吞象”类的收购,就很容易想到汽车行业吉利在 2010 年以 18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 117.14 亿元)收购沃尔沃 100% 股份。当时这对吉利来说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当时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称,吉利的海外资金来源广泛,包括美国、欧洲、中国香港的不同出资人,还有部分是美国福特汽车的资金支持,“国内资金部分,大部分是通过吉利自身担保、抵押等各个方面得到,还有少部分来自地方政府的投资公司”。
少有的细节信息披露中,吉利控股出资 41 亿元,另有部分资金来自于几个省市的国资。海外资金包含高盛为吉利提供大约人民币 22.7 亿元。
小牛电动必须依赖外部投资力量,比如政府、换股等。不过,资本市场的形态如今造车新势力前四几乎已经吸纳资本市场 80% 的资金,它们每家的背后都有 BATM(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美团)的身影,而此时的小牛电动撬动资本市场的杠杆并不容易。
当下北汽新能源缺钱吗?的确资金压力很大。北汽蓝谷从 2012 年开始,已经连续9年经营现金流净额呈现负值,随着政府补贴的快速下降,现金流越来越岌岌可危,2019 年数字达到 -63.78 亿元。

与此同时,公司的短期债偿压力也很大,截至去年三季度,北汽蓝谷的账面货币资金 65.7 亿元,短期借款有 85.6 亿元,一年内到期的流动负债有 7.1 亿元,货币资金无法覆盖短期债偿的现状非常明显。
昔日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榜首的常客,如今落寞非常。北汽蓝谷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北汽新能源累计销量为 2081 辆,同比下降 30.72%。整个 2020 年,北汽新能源销量仅有 2.59 万辆,同比暴跌 82.79%,销量回到 2015 年的水平。与此同时,扮演“救命稻草”角色的极狐发力却并不明显,至此电气化战略已然非常困窘。
销量下滑在财报中的体现淋漓尽致,1 月份北汽蓝谷的业绩预告中称,2020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将会有超过 60 亿元的亏损,这个亏损数额超过公司上市依赖的盈利总和。
或许,北汽新能源也很想要一个脚踏七彩祥云而来的盖世英雄,来挽狂澜于既危?
最近使用
我的收藏
大家上传的表情
最近使用
所有表情
木直 Lv.3
2周年勋章
500天签到勋章
C11
1使用新出行2周年啦!
连续签到500天勋章奖励
收了吧,小牛的工厂在常州,北汽新能源在常州也有整车工厂。
不存在
对小牛印象不错
远方的鹏友 Lv.2
L8
就收个资质和厂吧
羿拉克 Lv.4
1周年勋章
汉EV
宏光MINIEV
秦DM
使用新出行1周年啦!
两轮到四轮可不是加俩轮子那么简单,深耕两轮市场也大有作为
关二爷头上的绿帽子 Lv.4
3周年勋章
壬寅虎年限定勋章
唐DM
使用新出行3周年啦!
2022年壬寅虎年限定勋章,盲盒抽奖中获得。
牛逼
前排沙发空着~
还没有人评论哦,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