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今晚的电话会议,理想的回答相比昨夜的小鹏,显得未能表现得那么从容。 与小鹏一上来啪!大秀自己智能规划、漂亮的数据、中国特色研发方向等不同,已经作为市场的“老道”选手,理想似乎不像小鹏第一份财报来的那么新鲜,大家主要围绕几个细分化的问题来: 1.目前最为关注的召回问题,对理想影响有多大? 2.如何看待理想的研发投入相比其他选手低的问题?目前理想只有单车在卖,是基于怎么样的考虑呢?是否有什么大规划? 3..渠道上也跟目前众多选手不同,是不是零售布局了过于“佛”了点? 4.如何看待软件收费问题? 5.从目前看各地似乎在升级牌照政策,理想作为增程式,是否会焦虑?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 理想回应: 1.对于召回问题,影响不大,大概是 1000 万人民币级的影响,大概占年收入的 0.1%; 2.关于研发投入上,李想强调了自己品牌规划的路线,目前采用 20-30 亿的研发费用,数据看起来低,但是我们现在只做一台车型,这里面有好处,也有挑战。好处是一个配置 我们全力做 给用户而言是非常划算,也不罗列一堆配置和用户勾心斗角。对于企业而言则效率巨高,在质量控制、研发、实验等进程中有很大的优势。未来计划会在 2020 年后每年推出一款新车的节奏。 但这其中挑战也是巨大的,如果做不好,那就是关乎品牌崩塌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理想对于用户的建议有着高度的重视的原因,而这也有利于未来车型规划的布局。 3.渠道建设上,目前理想采用的是通过打通品牌认知度来保证销售效率,与其他选手大规模先布局门店的方式不同。未来理想也会提升零售的数量,计划年底达到 50—60 家的规模。 4.软件收费上,L3 级别以下都不会收费,理想认为这是基础功能。 5.关于理想在纯电动车型的看法以及上海等地的牌照政策升级,李想提到: 目前理想对牌照限制不是很敏感,目前理想在售的车型中 有60% 以上的车型都是在不限牌的城市中: 另外理想并不是没有规划电动车,只是时机未到。因为理想做电动车的门槛技术是要到 400kW 的充电效率的时候,如果这个技术达到,就是理想推出电动车之时。 而如何达到 400kW 的充电标准,主要克服三个技术:包括 800V 的电压平台、500A 国家超快充标准、4C 充电倍率以上的电池。 分界线——————分界线 其实对于增程式,李想对于这套驱动系统的理解逻辑跟大多数人不大一样。 李想认为增程电动不是一个技术的解决方案,它的诞生不是秀自己做增程多牛逼。李想看中的只是增程电动所带来的便捷性,与蔚来的换电站、特斯拉的超充体系相同,这也就是李想坚持的地方,目的是为大家的出行带来便捷性,而最终具竞争力的是“智能电动”上以及用户的认可上。 我觉得后者就是新势力者们的思维,前者只是为了解决补能问题,与蔚来、特斯拉等大规模布局换电站、超充布局思路相同,李想对于纯电动车则是放在实现快速补能的时间点上,达到“用户站在车旁就能完成补电”,达到燃油车加油的效率。 李想的造车逻辑是先把重心放在一款车型一款配置上,全力去做,然后将这个车型打入这个级别中销量巨头的地位,稳定后在加快推出各级别不同车型,最后吃下更大的市场。而显然易见的是,未来造车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所以面对增程到底是不是一个正确的方案,对于李想而言并不重要了。
最后编辑于 · 2021-02-24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