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原创文章
管理
入局造车 360下半场的豪赌
新出行原创 · 文章

“人活着,就要不停的折腾,冲浪,因为没有人能永居潮头。”

过去这个叛逆天才少年依旧在新的浪潮中狂奔。

“我今年刚过50岁,大家觉得我老了吗?据说我们这一代人,张朝阳说要活到150岁,但是我认为保守些估计我们这一代人可能也得到100岁以上。”

刚过 50 岁的周鸿祎依旧穿着他的「红色战衣」,以红衣教主的身份带领着团队奔向新的浪潮,这一场演讲持续两个半小时,周鸿祎没有停顿一次、也没有喝过一口水。

而当周鸿祎高谈造车时,他却自己调侃自己不会开车,但很会坐车,还因此投诉了 S600 的的后排空间太小,客服让他退订购买迈巴赫,他反手买了三台。

这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周鸿祎举着 AK47 的经典写照,一向明锐、准、狠的周鸿祎在互联网下半场开始新的狂奔。

一、红衣斗士 狂奔的「周鸿祎」

在来程的路上,我又重温了周鸿祎自传「颠覆者」以及经典的「3Q」大战。

周鸿祎的「好战」基因是天赋的。

31岁的周鸿祎与具官方背景的 CNNIC 公司赤身肉搏,周鸿祎的 3721 公司开创了中文域名,用户直接输入汉字便可以找到相应的网址,这在当时用户需要记住一连串英文复杂的域名网址搜索而言,无疑杀出一条血路。

具官方背景的 CNNIC 让 3721做自己的代理商,还要让周鸿祎出让技术。彼时周鸿祎正面对强硬对手还有 CNNIC 这个“坑”,周鸿祎一气之下翻脸对薄,最终还与之打了平手。

在 33 岁时周鸿祎以 1.2 亿美元卖掉自己公司 3721,成为雅虎中国的总经理,彼时周鸿祎是互联网「行走的金子」。

周鸿祎试图利用「搜索」让雅虎在国内突围,但跨国两地的企业文化与创业精神步调不一,周鸿祎明显有「带不动」的氛围。

这都是源于周鸿祎曾在领导 3721 时痛失「搜索」领域高地,被「百度」捷足先登,拿下互联网风口的入场券。

他十分明白机遇除了巧合,还需要不能错过黄金时间,最终他在雅虎中国全身而退。

过了 30 而立之际,周鸿祎已千疮百孔。

错过搜索、在雅虎、新浪、搜狐以及阿里巴巴之间,周鸿祎选择了当时如日中天的雅虎,却深不知跨国企业的懈怠与傲慢,以及对中国互联网市场的误判,「好战」的周鸿祎迎来上半场的「失误」。

二、入场券:开创免费杀毒软件

在 1999 年和 2000 年间国内互联网泡沫破灭,3721 利用免费业务获得许多用户而生存。

而在退出雅虎中国的时候,周鸿祎成立奇虎,也有力挽狂澜之势。

 360 安全卫士一统江湖后,在台上的周鸿祎在回想起其写的《我的互联网方法论》一书中提到:“这本书写了七八年了,回头看一看,里面有一半的结论还是对的。”

用户至上、产品为王、体验极致。

而也就是在 360 爆发阶段开始,周鸿祎在书中高谈注重用户、产品体验以及要做减法等观点,也成为其造车的「重要线索」。

38 岁时候周鸿祎「挥刀自宫」,进军免费杀毒行业。从而真正点燃整个系统安全阵营,成为所有人的「反面派」,也真正的站在了「用户的一面」,而这与当前的新造车思维「不谋而合」。

周鸿祎上演绝地逢生,惊险数不胜数,但也大获全胜。

三、不平静的风波:3Q大战

360 利用安全与杀毒抢夺用户入口,这也就意味着 360 夺得用户市场地位,360 自然也顺势开拓新的商业模式,这也开创了360后续「活下来」的资本,汇聚的流量获取广告收入。

但互联网的发展浪潮远比我们想象的大、更险。

正如当年雅虎与谷歌互联网巨头看中国市场,「我们知道中国市场大,但不配我们玩」。

如果两家早早认知国内市场的重要性,也不至于最后在国内惨淡收场。

而周鸿祎虽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却败在了过分专注,反应也慢一步。

互联网是无声的竞争,与 360 专注于免费安全不同,彼时的腾讯以 QQ 夺得用户市场,腾讯的魔爪也顺势向各个领域吞噬,这里就包括安全。

在彼时,两大在国内流量最大的客户端软件迎来一场世纪交战,互相撕扯,时长 4 年。

腾讯通过推出与 360 设计以及功能酷似的 QQ 医生,并且会捆绑安装,成为二者纷针的导火线。

随后腾讯将 QQ 医生升级为“QQ电脑管家”,更是涵盖了 360 所有的功能。随着腾讯用户的迭代以及功能升级,QQ电脑管家真正威胁到了 360,而腾讯的捆绑安装加速了这一矛盾关系。360 也反击宣扬 QQ 有侵犯用户隐私的危险。

矛盾不断激化,在双方不断的还击间腾讯最终逼迫用户作出二选一的选择,即卸载 360 才能使用 QQ 。

最后工信部发布通报才平息了这场纷争。

 

周鸿祎也在后续陷入了一场反思,「我希望给 360 一个和平发展的环境,当然我也成为了知名的“红衣斗士”。」

而这也暴露出了 360 在互联网浪潮下的「单一」发展链路,以及后续「痛失」的手机端时代,包括雷军的小米手机崛起、华为、腾讯的微信等,360搜索的慢一拍,以及和酷派的关系显然也成为了作为后进场的牺牲品。

而在十年后的今天,周鸿祎表现出更具宏观与前瞻性。

“互联网公司眼里应该能看到应该是更大的星辰大海,汽车工业在数字工业基因做新的基因重组,产生新的业态,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产品体验。”

周鸿祎在沟通会上提到。

四、周鸿祎再“创业”

互联网红利褪去,但互联网玩家们依旧手揣着筹码跃跃欲试,对互联网造车时代来临之际,想做一场豪赌。

当然这场豪赌势必又是一场「死伤无数」的不流血革命。

作为互联网「老手」。周鸿祎显然「平静」许多。

互联网造车遍地花开,是否会带来新的泡沫化。正如 2000 年互联网泡沫崩塌一样?

周鸿祎认为应该相信市场的力量,最后市场老百姓会用脚来投票。但失败者会证明哪条路走不通、也有的公司给行业跑了第一棒,但不能认为失败者所有的付出都是白费的。

“你吃了 7 个馒头,你不能老天天研究第 7 个馒头是如何吃饱的。很多公司扮演着前面6个馒头的角色,当时的新浪和搜狐刚上市的时候都是流血上市,当时也被称为叫互联网泡沫。”

五、互联网与新造车时代的碰撞:

沟通会上,周鸿祎首先展望了国内的互联网局面:

1、中国这么多互联网公司,在用户规模,逐步掌握核心技术、用户体验创新上,中国在互联网应用上已遥遥领先。

2、智能汽车是互联网、汽车、先进制造业相结合,当前各领域国内占据上风,过去国内燃油汽车的壁垒已不复存在,

3、智能汽车的未来不仅仅是中国有巨大的空间,中国的产业和手机产业一样,未来十年中国可能颠覆过去的传统汽车工业,成为智能汽车输出最大的国家。

周鸿祎做了一个判断:

中国当前正面临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数字化。

当然数字化底下有很多场景,数字化是互联网的下半场,在细分的工业互联网,也就是传统工业的数字化,而造车是制造业的皇冠明珠,实现数字的产业化,智能汽车是互联网下半场不能错失的领域。

身着红色战衣的周鸿祎反而少了些「方刚」,而多了些沉稳与笃定。

六、周鸿祎的造车哲学

1、360「互联网造车」不会「独立造车」。

周鸿祎强调,360 不会单独另立品牌造车,而是利用「互联网思维、技术、用户思维」帮助传统车造车,因为传统车企上「工匠」主义不能丢,这也是哪吒与 360 不谋而合的关键所在。

2、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产品经理肯定是在汽车上。

显然国内最先从互联网造车中跑出的蔚来、小鹏与理想,周鸿祎认为:「三个创始人都是我们过去互联网的创业者和产品经理,他们有这么好的发展,我认为他们是互联网造车。」

但目前互联网造车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目前传统车企造车的思路通过将机械体验换成电动化、油箱换成电池,这些只是改良,不是创新。市场还需要更多的互联网造车思维进入。

而周鸿祎将扮演哪吒汽车的「产品经理」身份。

3、硬件是好的身体,软件是灵魂

周鸿祎直言,手机的失败一直是心头的痛,同时他也深刻明白「合作」的重要性。

360 的十多年的互联网积累,在云端、大数据、人工智能、用户体验都可以发挥作用。周鸿祎提到:“硬件是好的身体,软件是灵魂,没有灵魂的肉体是行尸走肉,但是你连个好身体都没有,光长个大脑袋,光有一个灵魂,你跑也跑不动。

造车一定要不要那么贪心,不一定你来主导,一定要学会合作,所以这是我的观点。”

4、不做豪华车 要做科技平权

“新能源智能汽车是对传统汽车行业彻底的颠覆和革命,这种革命的‘本质’就是科技平权。”沟通会上周鸿祎表示。

所谓科技平权,即通过数字化,在摩尔定律下让用户能够实现享受前沿技术带来的智能驾驶体验,包括驾驶性能、乘坐空间、人车交互、使用成本、服务品质、智能安全六个方面,而这也是周鸿祎在互联网时代的另一场「颠覆」。

在制造上,周鸿祎认为硬件不能做免费,这样才能保证上下联供应链才能有良好的生态。

而实际上软件的的边际成本近乎为0,所以普通老百姓能够享受这人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的能力。

七、安全 能否成为 360 造车的「反击」筹码?

当汽车实现数字化之后,当整个汽车的部件都是因为重新编程,而用户数据、训练以及车厂与车辆的联网之后,势必就会存在安全风险。

在去年 360 安全专家在跟奔驰合作的过程中,360 发现了奔驰的 17 个漏洞。

这也从侧面可以看到网络攻击可以利用奔驰在全球的服务器可以远端控制奔驰在2017年以后,所有出厂的车辆,并实现劫持。

这个劫持不需要对车的硬件本身做任何改变,只需要把车厂的服务器的漏洞拿到,车厂的服务器给车发的任何指令,车都是无条件执行的,例如执行远程停车、远程启动、远程开车门开天窗,它都会无条件的支持。

这个设想引发新智能汽车对安全的担忧。

周鸿祎认为新的智能汽车发展浪潮下,对于车辆安全的重视,要远远超过了手机、电脑时代。

而对于安全的「防守」,是 360 一直以来的强项。

从开放免费的杀毒软件开始,伴随着用户体量的增大,360 也称为了网络攻击的「靶子」,为此内部也提升了安全对抗的能力。

但深入到车辆安全,周鸿祎清楚明白只有和传统车企深度的合作,才能够将车辆安全理解得更为透彻。除了车辆主、被动安全,还覆盖车端、管道、边缘、云端、上下游供应链建立等,而只有建立一套最终的终极解决方案,才能真正维护车辆安全。

而 360 新的商业模式上将紧抓网络安全,将以哪吒汽车为样板,将技术输出给其它厂商。

互联网思维显然在新的智能汽车时代依旧有其独到的闪光之处。

与过去不同的是,周鸿祎过去错失的搜索红利、手机端红利等在此刻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反而车辆安全如同当前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以外的新的核心技术链,它依旧是一个门槛高、集成化的路线。

360 目前主导的城市、政府、国企、军队等安全解决方案以及这十几年积累下来的个人安全数据,都成为类似于自动驾驶的「数据训练」样本。而目前“网络战”的形式也确实越来越严峻,而网络攻击往往从大量普通设备「入手」。

而周鸿祎的这场互联网博弈,进入到下半场,显然也是一场豪赌,而他看似已有了一个不错的开局。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