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原创文章
管理
手机厂商跨界下场 终是背水一战还是光明未来?
新出行原创 · 文章

“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起来。”这是雷军曾经点评小米在手机市场飞速发展的金句,时过境迁,随着雷军在发布会上激昂地喊出为了小米的荣誉、为小米汽车而战,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现在的小米。

2021 年可谓是转型的元年,前几年被称为「造车新势力」的各大厂商已经慢慢沉淀下来逐渐成为新能源时代造车和智能化的主力军,这一拨人是第一批开拓者。

如今,有一批新人也正在谋求造车的「入场券」,他们是十年前曾为我们带了另一改变时代单品的上一任时代缔造者——手机厂商们。

一、由盛转衰的手机斗罗场

在 2021 年 3 月 30 日的小米发布会上,小米 CEO 雷军宣布小米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未来十年,小米将投入 100 亿美元,首期投入 100 亿元人民币。

雷军在现场眼角有着点点泪痕,激动地称道:“这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我愿意押上我人生全部的积累和储备,为小米汽车而战。”

事实上,小米汽车从 2 月开始汽车调研,到 3 月官宣造车;期间历时 75 天,表面上看,这又是小米团队的一次激情创业,实际上,造车的蛋糕;智能移动设备终端的产商早就产生了瓜分的念头。

小米 All in 成立全资子公司造车,初看上去难免会让人产生迷惑,这是一个相当冒险的决定,造车很烧钱,目前曾经的第一批造车新势力大多仍处于亏损状态。

2020 年,蔚来亏损 53.04 亿元,小鹏亏损 27.32 亿元,理想亏损 1.52 亿元。

但对于造车,雷军计划已久。过去几年,小米旗下顺为资本投资了近 10 家电动汽车企业,雷军对于电动汽车市场的现状和前景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因为雷军深知:造车,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根据调研机构 Canalys 发布的报告显示,在 2021 年第一季度,小米以 4900 万台的出货量,14% 的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三。

就连在”神仙打架“的中国手机市场,小米的表现也依旧很亮眼,1350 万台的出货量、15% 的市场份额,让小米稳居第四。

如此亮眼的成绩表现,按理来说只要在手机市场深耕;趁着竞争对手暂时孱弱的阶段乘胜追击,就能够拿到更多的市场份额,根本没有必要跨界烧钱做一件与从前的涉及领域不相干的事情。

殊不知,如今的手机斗罗场,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十年前,手机市场还是一片百家争鸣的斗罗场,各家贡献着专属于自己的设计,特色功能。

进入全面屏时代后,随着手机屏幕形态逐渐趋向稳定以及各家在后置摄像头的堆叠不争不休,手机市场渐渐同质化,各家的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已经从设计和性能变为系统和稳定性。

曾经有一个扇自己嘴巴子的男人在其主持的手机发布会上说过:“手机不挣钱,在中国手机行业就这样,极少有厂商挣钱,做手机不挣钱,就交个朋友。”

交个朋友也变成了罗永浩现在的商业 SLOGAN

以小米为例,2020 年三季度,小米互联网收入占比只有 8%,但却贡献了近 34% 的毛利润,而手机的收入虽然占了总营收的 66%,但毛利占比却少得可怜。

Q3 总收入:手机占比 66% ,互联网仅占比 8%
手机毛利率只占 8.4%,互联网却高达 60.4%(图片来源:雪球)

同时,手机厂商们已经逐渐看到了手机市场的尽头,继续来看一份 Canalys 发布的数据,数据显示 2020 年中国出货量约为 3.3 亿台,相较 2019 年下滑了 11% , 2017 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创下 4.9 亿台纪录后,2018 年、2019 年、2020 年持续下滑,分别下滑量为 3.9 亿台、3.7 亿台、3.3 亿台,中国的手机市场,已经是僧多粥少的状态。

中国大陆手机市场出货量正在逐年下滑

因此,手机厂商们必须寻求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新的风口;而现阶段越来越智能的新能源汽车与曾经的移动终端有着非常高的重合点和相似之处,手机厂商们也可以凭借着自身独有的系统优势和开发能力去逐步打入新能源车市场。

最重要的是,卖车的利润相比卖手机的利润高得多。华为消费者业务 CEO 余承东曾在上海举行的智慧出行智选品鉴会表示:”电动汽车销量虽然没有手机那么大,但是单价高,能够弥补手机的销量缺失。“

二、蓬勃生长的新能源之种

根据市调机构 Canalys 的最新报告显示,2020 年全球电动汽车(EV)销量同比猛增 39% 至 310 万辆。Canalys 预测,2028 年,电动汽车的销量将增加到 3000 万辆;到 2030 年,电动汽车将占全球乘用车总销量的近一半。

据 Canalys 分析,中国乘用电动车销量占比将逐渐升高

再来看看一组国内的数据,根据乘联会 4 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4 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 18.4 万辆,环比 3 月下降 8.7% ,同比增长 214.2% ,呈现独立增长的良好态势。

其中纯电动的批发销量 15.2 万辆,同比增长 258.5% ;插电混动销量 3.3 万辆,同比增长 100.3% ,占比 18% 。

纯电车型市场产量及零售均稳势增长

可以说,现在的电动车市场还处于一个增量的状态,还可以吸纳更多的厂商进军造车,这也是吸引众多手机厂商入局新能源车市场的一大原因,也是市场向厂商分发的第二笔「入场券」;在中国新能源造车势力趋于饱和之前,是否入场造车掌握在各大手机厂商自己手中。

三、优势转换

手机厂商造车,相比当初基本等于白手起家的各家造车新势力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起步」,各家确认入局的手机厂商都有着各自的不同优势。

首先来聊聊不造车却与造车息息相关的华为,其在进军汽车行业时有着非常明确的主攻方向,那就是有野心,关于智能汽车,华为规划了五大板块:汽车云服务、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智能电动五大板块。

在 2019 年的上海车展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曾明确表示:“华为致力于发挥自身在 ICT 行业的技术积累和领先优势,与汽车产业共同转型、促进传统汽车产业走向智能网联汽车。

华为不会造车,而是聚焦 ICT 技术,作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与车企一起造好车。”长期的通讯技术积累和强大的供应链声量,正是华为的优势所在。

而确定制造整车的小米,其核心竞争优势在于粉丝基数庞大及软件开发能力强、有着非常多的家居产品可以进行互联,在整车智能化这一块更具有优势。

2010 年小米成立之时,就是打着「为发烧而生」的口号吸引了众多的极客和科技发烧友,随着时间的推移,最早一批的「米粉」也已经成为了能够支持小米造车的潜在客户;可以说小米只要敢造,就肯定能卖。

同时,小米在软件开发上有着不俗的实力,曾经的 MIUI 和小爱同学作为国内安卓定制 UI 和语音助手的第一梯队选手,如若移植到整车上,也能够作为小米汽车的一大核心竞争力。

除此之外,在小米旗下有着紫米、米家等一些列生产 AloT 互联产品的子公司,其生产的家居智能产品皆能跟手机产生很好的互联,不排除将来也能很好地衔接在小米汽车上。

小米确认造车,背后或多或少也有高通的推波助澜,虽然工商注册资料当中并未显示高通是小米科技的股东。但是实际上,高通入股小米科技早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小米此前已经经历过了 6 轮融资,不过这些并没有反馈到工商注册资料当中。那么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投资机构投资小米的股份是由雷军代持,另一种则是投资机构都是直接把钱投到了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的香港母公司—— Xiaomi H.K. Limited 当中。

2011 年 12 月,小米的 9000 万美元的第三轮融资正是由高通风险投资部联合顺为、启明、晨兴、IDG、淡马锡等私募基金完成的。不过高通具体投资了多少,并未有公布。这些年来,小米多次可以拿到高通移动芯片终端的首发权,上至旗舰芯片 888 ,下至最新中端芯片 780G ,都有小米的一份独占期。

可以说,只要小米入局造车,高通一定会向小米提供最优质的供应链芯片支持。另外一点,以小米现在的体量,可以很好地以上游厂商的身份跟供应链沟通,”不怕烧钱、敢于入场、背后有人“是现在小米现在的造车人设。

截至 2020 年底,小米集团的现金余额剩余 1080 亿人民币。

背靠步步高大山的 OPPO 同样如此,其实 OPPO 下场造车也不并令人意外,根据 OPPO 此前的一些专利曝光来看,OPPO 应该一直是有造车打算的。

2018 年,OPPO 便注册了“车辆联网通信”的专利。2021 年,OPPO密集申请了多项汽车专利,其中包括“防撞提醒的方法、装置、车载设备及存储介质”“测距装置、测距方法、摄像头及电子设备”等。

此外,OPPO 也参与了上汽集团零部件公司零束的 SOA 架构项目,希望输出摄像头防抖技术,用于座舱中的拍照和人脸识别 。未来 OPPO 不论是参与制造整车,还是扮演像华为一样的角色,都同样值得我们期待。

四、拥抱充满挑战的新未来

前路依旧充满荆棘和挑战,对于小米和 OPPO 来说,其在自动驾驶、车联网领域并没有积累,且在最关键的汽车智能化上相比造车新势力还缺乏核心竞争力。

同时,手机和智能家居产品相比汽车,从复杂度、安全性要求和资金投入上都是一个更大的挑战,从产品制造到销售渠道,特别是涉及核心技术、量产、供应商选择以及品牌形象等问题上,都存在各种变数。

整车制造比作为一个供应商难度高得多,选择像百度和吉利那样的合作形式对于想要入场造车的手机厂商来说或许会更保险。

同时,手机厂商转身入场需要面对的还有各方面舆论的质疑。

1 月 11 日,百度宣布造车后,股价一夜暴涨 700 亿元,在相关媒体爆料苹果计划在 2024 年生产乘用车后,现代汽车股价上涨 17.1% ,起亚汽车的股价上涨 35.78% 、小米造车消息一出,小米集团股价直线拉升,一度涨超 12% 。截至收盘,涨幅 6.42% ,市值约涨 500 亿港元。

在电动造车热潮面前,造车更应该是一场脚踏实地向未来前进的征程,而不是演变成一场资本的游戏。

正如我之前所发表的观点:现在的数码圈和汽车圈,已经悄然在融合,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至今,只是形成了一个“盘子”,这个盘子里面还可以装入很多菜。

从越来越多的国产智能新能源汽车出海到越来越多的厂商前赴后继涌入可以看出,相比于手机市场的红海;智能汽车市场尚处于有广阔发展空间的一片蓝海中。即使前路漫漫,国内的厂商依旧异军突起,在下一个智能时代的到来之际谱写着属于自己的新篇章。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