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首页推荐
管理
当我们谈论李想“骂人”的时候,我们在谈些什么
文章

在理想汽车上市一个月纪念日这天,李想用一场长达 1 分半钟的“粗口”,让这家企业再次保持了极高的关注度。

8 月 29 日在成都举办的理想汽车用户日上,李想说着说着就开启了吐槽模式。

“好,这是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和沟通的一个最重要的话题:就是为什么不能是增程电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为什么不能是增程电动?对,我先说一个难听的话,对,XXX,一帮搞臭技术的,对,天天冲着我们 BB,什么增程电动是个落后的技术。对,天天冲着我们 BB,什么增程电动是个落后的技术。对,请问:他们 XXX 的懂个屁技术?对。”

“一群毫无用户思维,完全不关心用户的一帮人,天天在研究技术路线,XXX 的什么技术路线啊?胡说八道。”

为了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团结起来,李想给大家树立一个共同的假想敌——纯电动技术。在此起彼伏的迎合声中,李想笑了笑得像个高中毕业的孩子。一场车主沟通会场面一度搞成了大型传销现场,就差共同献唱真心英雄。

在产品上线,公司上市后,李想这位曾经的产品经理开始转型,转型做一个“社群运营官”。从效果上看,好像还不错。

李想能骂人吗?

作为一家创业型车企老大,或者说有着互联网思维的造车新势力的创始人,不光李想,包括李斌、何小鹏在内,都有着类似的一些“过激”言论。相反,传统汽车企业的老板们好像在外界看来总是那么的谦逊低调。

对于李想们来说,创始人的声量往往代表着企业的声量,嘴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没有关注那就创造关注。

在不停的发言和表态中,激起外界的热烈讨论,哪怕是存在争议,哪怕是被千夫所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在谈论着。每一句的“谈论”就意味着品牌知名度要上升一分。

这很重要,特别是对于这么抠门的李想来说。免费的传播正是一种别样的成本控制,在传播上造车新势力一向是能省则省。

而对传统车企们来说,这样的发言显得就幼稚了很多,他们更愿意把车主沟通会变成一个一个春节联欢晚会,大家开开心心提提意见收点小礼品,做点小游戏,一片祥和,挺好。没必要为了一些极端的想法惹来不好的声音。

比起品牌知名度,他们更多的看重品牌形象。品牌知名度可以慢慢打,品牌形象毁了想要在建起来就真的很难。

特别是,创始人的形象往往就决定了这个企业的形象。李云龙有名言说过,一支军队的首任指挥官往往决定了这支队伍的灵魂。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显然,理想汽车是嗷嗷叫的,至少李想是。

我们不太想谈论李想到底说的对不对,我们更愿意想想他为什么要在那样一个场合,说那样的话。

关于技术路线,有太多专家学者研究研讨了无数次,纯电动和增程式的优劣早就分析得透透彻彻,不是谁说几个 XXX 就可以否定的了。而且科技的进步也不是靠几个脏话就会自己突飞猛进。

有无数不怎么会说话、上台就结巴的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在背后默默努力,也许不够成功,但是付出不能无视。

李想自己不也是表示过,现阶段不发展纯电动的原因是电池成本过高,理想不是不发展纯电动,而是要等待时机。

因为电池成本过高便走了一条看起来是捷径的路没错,但也没必要欺负那些老老实实不走捷径的人吧。

有些路,总要有人走的。

理想的格局

从蔚来开始,造车新势力们就开始了 APP 搭建,这一环也成为了整个企业运营除产品制造外最重要的一环,也是用户思维的另一大重要体现。

在蔚来刚刚面世的那会,面对外界的质疑和非议,蔚来粉丝们舌战群儒力排众议,表现了粉丝该有的忠诚度,其状态一度让人想起了曾经的迪粉。

如今,理想更是将这一理念发挥到了极致。与其说,他们是做用户关系维护,不如说是运营一个社群。

按以往的经验,包括但不限于比亚迪的案例,不少车主都是在买了车以后,成为这个品牌忠实的粉丝,不容得外界对自己的爱车有着半点的指摘,好像说了他的车不好就打了他的脸一样。

“你说我的车不好,是不是在骂我蠢,眼光不行。”

在这样的逻辑下,粉丝群体变成一支品牌维护的中坚力量,逢人便撕。虽然比不过目前饭圈的控评这套,但是积极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迪粉是这样,蔚来粉是这样,理想的粉丝却好像不是。

在我看来,李想更像是运营了一个社群,每天分享一个小知识的那种,而理想汽车不过是他私域流量的一个变现出口。与那些售课的成功学导师不一样,李想的这个变现出口稍微贵了点。

徐师傅是一位来自上海的理想车主,在他的朋友圈背景中,儿子坐在理想 ONE 后排的老板座上笑得很甜。对于这款汽车,徐师傅体现了足够的爱,提车两个月已经跑了九千多公里。

因为工作的关系,平时会用车比较多,在晚上没事之后,徐师傅还业余跑滴滴,也是在一次偶然的打车中,我听到了来自这位理想车主最真实的声音。

“我是第一批小白鼠了,去年 4 月就订车了,到今年 5 月才提车。等了整整一年。”字里行间,都透着徐师傅对于理想的喜爱。关于为什么要买理想,徐师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我的预算是 50 万,为什么没买奥迪 Q5,就是因为身边的人买的太多,我这个圈子,理想就只有我这一辆。”物以稀为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了新的色彩。

在进一步的描述中,徐师傅实打实的说了理想的几个优点,“这个车空间也大,外观我个人觉得是挺好看的,最重要的一点是省油,因为我用车比较多,你也看到了,两个月九千公里。整个算下来,现在油耗不到 5 毛。而且还终生质保。”

“没有买其他续航够的电动车,是因为按照我的要求,充电太频繁了,我等不起。”增程式混合动力车的优势被徐师傅一语道破。于是我提到了关于技术路线的争议,没想到徐师傅却出了一个意外的答案。

“小白鼠嘛,都说是一个过渡,反正他们说之后三年都不出新车一直升级,增程不增程其实无所谓,总之能满足我的需求,然后省油这就够了。”果然,每一位理想车主都有着结果导向的思维。

最后,徐师傅跟我也达成了一个共识,“理想汽车只能小众,像大众丰田那么火是不可能的。有一小部分人喜欢就够了。”

小众就是理想用户思维的底层逻辑,换句话说,李想是只关心于并只服务于这一帮喜欢理想汽车的人的。回过头来再看他的粗口似乎也便说得通了。这也就是李想如此重视用户沟通会,并不遗余力讨他们欢心的原因。

但小众也决定了理想汽车是没有格局的,注定是一小部分人自己的游戏。

喜欢就好。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