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管理
别用情绪给新造车判死刑,数学工具告诉你为何要拼命造车
话题文章
生活是不公平的,但相对仁慈。商业相对公平,但却很残酷。
以上这句话,是我最近观察新造车公司所得出的结论。更确切的讲:是很久之前在一篇商业文章里读到的,具体是哪篇真的忘了。不过,确实非常适合今天这篇文章的主题。
一直认为:车展这种大型活动,本质上创造出的核心价值有两个:一是聚集一批车,二是聚集一群人。
后者的意义可能比前者还重要,李书福来理想展台可不只是为了看车,还得拍拍李想肩膀,你说是吧?
趁着上海车展这个机会,和几家新造车的老朋友挨个见了一面。他们都忙的连轴转,所以也就在展台简单寒暄了几句。三言两语间不难看出,各家新造车都在面临一个困境:现金流压力很大。
其中一位朋友告诉我:为了节约预算,他们公司连 H5 都不找外包做了,改为让内部设计团队自己解决。
大家可别忘了,当年新造车最热的时候,节奏可是这样安排的:这月组建豪华高管团队、下月拿融资、再下月就开发布会一起窒息。
不到三年时间,境况急转直下,期望值变化就跟坐过山车一样刺激。

还有人记得当年的互联网泡沫吗?
The farther backward you can look, the farther forward you are likely to see。
你能看到多久的过去,你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2000 年美国的那场互联网泡沫,一票 .com 公司市值飞速上涨,媒体疯狂鼓吹,随后等来的是泡沫破裂、期望值一路跌至谷底。
当年的纳斯达克大崩盘,让很多 .com 公司彻底一蹶不振,但却间接捧红了一个数学模型:Gartner 曲线。


触发期-过热期-谷底期-稳步爬升期-行业成熟期
Gartner 曲线也叫“技术成熟度”曲线,可以理解为一条新技术的曝光度(期望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当年因为成功预测 2000 年互联网泡沫破裂而一战成名。
演员一茬接一茬,剧本却还是相似。
别小看刚才讲的“没预算做 H5” 这件小事,崩盘的前兆往往都是从这类小事中体现出来的。此时此刻的新造车行业,种种表现都和当年互联网泡沫越来越像。
既然这样,能不能再用 Gartner 曲线做个预测?至少让大家对电动汽车的未来走势有个心理准备。
我们模拟了一张图:


从新造车入场开始,一直到国内电动车市场迈向成熟期,可以划分为 5 个阶段:
1、快速起步期:各家新造车纷纷组建豪华团队,拉融资、开发布会。此时,大批媒体疯狂鼓吹新造车势力。
2、过热膨胀期:首款产品开始 SOP,媒体煽动舆论“新造车如何颠覆百年汽车行业”。随后车辆交付,外界对新造车的期望值到达顶峰。此时,企业/产品层面的负面新闻也开始陆续出现,产品备受质疑。
3、泡沫破裂期:企业现金流压力增大,开始进入泡沫破裂期,最终 95% 的新造车破产或被收购。
4、触底反弹期:5% 的新造车熬过去,开始触底反弹,能占据稳定的市场份额,净利润率表现逐步变好。此时,传统车企也开始陆续转身,落地更多纯电动车产品。
5、行业成熟期:纯电动车的市场份额逐渐上升,技术发展程度、产品使用体验趋于成熟。
仔细对照曲线前两个阶段:新造车企业的发展节奏和 Gartner 曲线中的快速起步期与过热膨胀期完美匹配。
如果你足够细心还能发现:不少玩家遇到的现金流问题,已经是泡沫破裂期的前兆表现了。这与李想之前的预测基本符合:2019年新造车行业的融资窗口马上就要关闭了。

大概率失败还要拼命造车,创始人智商不够?
如果文章写到这就结束,估计很多不看好新造车、电动车的群众已经开始幸灾乐祸了。
没错,真等到泡沫破裂那天,95% 甚至更多新造车公司要么破产、要么被收购。
只是,赌赢一次原本大概率发生的事件,并不能证明人多有本事。
大家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能否做出正确判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获得了什么样的信息。社交媒体今天如此发达,网友获取信息的门槛已经无限接近于零了。
但在信息质量和信息速度这两点,有多少人能打败沈晖、李斌、李想、何小鹏?
又有多少人能够打败他们背后的投资人?
事实真相是:寥寥无几。
敢把几百亿的资金烧到一个大概率失败的行业中去,新造车创始人和投资人一定不是茅台喝多了。背后隐藏着一个道理:数学期望计算。
复杂问题尽量要简单化,可以把创业造车比作向暗恋的女神表白:


人人都知道表白失败概率很大,但是一旦成功,快乐程度超高,最终期望值还是为正(20-16=4)。
这个道理放在新造车领域同样适用,虽然风险高,但收益超大。综合计算,一看期望值为正,值得赌一次。
以各家创始人的认知水平,造车第一天应该就会看到泡沫会有破裂的那天。他们赌的是自己能成为那活下来的 5%,坚持到触底反弹期以及行业成熟期。
再看 2000 年互联网泡沫那个例子,外界对于互联网行业的期望值降至谷底后,反而是有一批头部公司抓住机会,开始真正专注自己的业务,苹果、谷歌、亚马逊都是代表。
蔚来、威马、小鹏、理想、拜腾,各家新造车心里想的,无非就是同样的事情可以发生在自己身上。


关于数学期望,可以再补充一点:
大家都知道:仅仅试验一次,未必能得到期望的结果。但只要试验次数足够多,最终结果肯定是收敛于期望值。
简单翻译过来就是:如果一家新造车融到了足够多的资本,具备条件多试错几次,最终就会离期望值越来越近,也就是成功上岸。
这也再次印证了,创业造车和追女神在本质层面是一样的:要想提高成功概率,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你足够有钱。

Gartner 曲线背后的故事
很多人都学会了用 Gartner 曲线分析技术变化趋势,但知道这条曲线背后来历的人却不多。


事实上,Gartner 曲线是由两条曲线相加而来。
第一条是舆论变化曲线,指一款新产品刚刚诞生时,新闻媒体为了获取流量喜欢夸大宣传、故意拉高期望值。
一旦产品落地遇到困难或是市场不够成熟,媒体又会迅速产出负面新闻、进行打压。
第二条则是工程 & 商业成熟度曲线,基本不受外界舆论影响,所以期望值呈相对稳定的节奏逐渐爬升。
毕竟,续航里程和电池能量密度如何大幅提升,不是自媒体写两篇文章就能解决的。
两条曲线相加,就得出了 Gartner 曲线。短期之内,舆论导向虽然很大程度影响了公众对于电动车的认知。不过长期来看,电动车终究会回归到它应有的价值。
这个规律倒是很像比尔盖茨讲过的一句话:人们总喜欢高估一项技术的短期潜力,低估一项技术的长期潜力。

结尾是鸡汤
逻辑层面分析了一整篇,结尾处来点鸡汤:
一位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投资人曾经跟王兴说过:多数人对战争的理解是错的,战争不是由拼搏和牺牲组成的,而是由忍耐和煎熬组成的。正如《孙子兵法》里写的那样: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Elon Musk 的能力不仅在于他很聪明,更重要的是这家伙敢去押注长期价值。哪怕是长时间承受高压,也在所不辞。
李想也讲过类似的话:那些最重要的可以成就你的优质能力,都需要吃很多的眼前亏,需要很长时间的坚持才能拿到成果,最终达成的收益也远超你的想象。
没错,时势造英雄,但要想做英雄,首先要敢于拥抱时势。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