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管理
低调的合众新能源,一出手就是5万
话题文章

去过今年北京车展的朋友都能感受到,2018是造车新势力的大年。就像考试的时间快要到了,同学们纷纷开始向市场交作业。
 
从去年年底开始,蔚来、威马、小鹏、奇点纷纷将自己的产品推向市场。在举行隆重的发布会活动的同时,订单数字也被频频提及:威马1.3万,蔚来1万台创始版很快就告罄,小鹏汽车6千,奇点也是1万……似乎没有接近五位数的订单你都不好意思对外界讲话。

就在上周,一向比较低调的合众新能源办了一个低调的小活动。对象是合众与经销商、出行运营商伙伴、金融服务等合作伙伴。因为我有一个老朋友最近跳槽到了合众的营销板块,他跟我谈到了不少相关信息。
 
据说,合众直接在现场与合作伙伴们签约了5万台的订单。
 
这个数字,几乎超过了市场上其他新势力的订单总和。这是无中生有?还是事出有因?平时并没有什么动静,但其实早就开始准备造车的合众新能源,为什么能让合作伙伴买单,而且一下报出这么高的数字?
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相关信息。

合众新能源都有些什么?

Ⅰ 有个舵手,之前开过新能源的船

去年年底,知合出行注资12.5亿,成为合众新能源的最大股东,控股超过了50%。不久,便找来了前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张勇,来担当合众的舵手。
 
合众新能源的投资结构

仔细比较下北汽新能源和合众新能源的战略布局,可以看出两者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两者的新能源产品都是主打平民经济路线;
● 两者都不光制造汽车,还兼顾投资出行,手伸的比较长;

合众新能源的业务布局
 
合众新能源与北汽新能源业务布局对比

目前合众新能源的挂帅人是前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张勇,这可能是对以上战略布局方式的一种合理解释。
北汽新能源是大国企北汽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新创公司,其产品主要布局在中低端,但近几年异军突起,在2017年冲到了全球新能源销量第二名。


这背后当然有“北京地方保护”的非市场因素,但可以推测的是,张勇在北汽新能源从0到1的过程,必然会积累很多的经验,包括成功的经验和挫折的经验。

这些经验,对于合众来说,有着极大的价值。因为你第一次从0到1做一个事,和第二次从0到1做类似的事,肯定是不一样的。

我是个篮球迷,这就像去年看周琦在火箭打球,亮点不多、失误很多。但第二个赛季就更值得期待,比如最近几天的夏季联赛,周琦的防守存在感就很强,进攻也更从容了。

最近的NBA夏季联赛,周琦场均21分钟,10分6篮板3盖帽

合众的声音一直不多,有点属于默默无闻的企业。
能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合众是怎么说服那些精明的外部合作伙伴呢?

Ⅱ 有稀缺宝贵的生产资质

生产资质是所有造车新势力必须面对的一座大山。特别是在5月发改委政策大幅加严之后。

有些企业选择自己撸起袖子、移开这座大山,威马、前途便是如此;
有些企业选择绕开这座大山、暂时另辟蹊径,比如代工。大部分的造车新势力都是这样的“妥协者”。蔚来、小鹏、奇点等选择了代工模式。

今年5月,发改委对于新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进行意见征集,其中便对新能源的投资做出了具体的明文规定,这些规定会让以后新车企拿资质变得困难的多。从中我们也能些许解读出为什么之前合众可以搞定这张“准生证”。

1 对于所在省份的要求:汽车保有量和充电基础设施发展高于国家平均水准
 
这一点绝对难不到合众所在的浙江省——在去年上半年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城市榜上,浙江省在前十中贡献了两席;在截止4月的充电桩统计榜上,浙江省也能名列第六。
2017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前十城市
 
2018年4月电动汽车充电桩数量省市排行TOP10

2 对于投资者的要求:在项目建成投产前,不能撤出资本
 
言下之意就是想玩短期敛财游戏的资本玩家是不被欢迎的。
我们查询了相关信息,在合众背后,除了后期投资的知合出行,最早期的主力投资机构其实是一家由桐乡政府专门设立的投资机构——在2016年1月成立的桐乡众合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在创立初期为合众注资3亿元。其中1.5亿元来自桐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控股的桐乡市金开实业。
浙江地方政府对于这个项目的出资是一份有力的信用背书。

3 对于研发力量的要求:有正向研发能力,尤其三电相关的核心技术
合众项目的真正发起人方运舟是早期奇瑞新能源项目的“4人小组”成员之一。方运舟在离开奇瑞新能源之后,北上攻读清华博士后,师从欧阳明高。后者绝对可以说是中国新能源的元老泰斗,这为他自己又烙上了清华系的标志。

方运舟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 欧阳明高

有了奇瑞新能源系和清华系的双重加持,合众的研发实力会比较容易地说服政府。
此外,合众的投资人中不乏北京亿华通这样的技术企业——一家在燃料电池领域已经颇具实力的上市公司。

有了这些条件,不缺政府背书、不缺长期资本、不缺研发班底的合众拿到市场资质就相对合情合理了。

能在短短一年时间里,集齐了发改委的“准生证”以及工信部给的“落地户口”,合众这个新生儿可以在资质上是根正苗红了。

来自发改委与工信部的“双资质”

Ⅲ 产品到位

合众新能源真正成立是在2014年10月。
4年快过去了,首款产品哪吒N01 SUV已经顺利经进入了工信部的产品公告,定位小型SUV市场(轴距2370mm,车长3872mm),综合续航301公里(NEDC工况)。
 
 
合众产品在工信部的公告图

预计,未来这款产品主要会瞄准国内新能源车中的入门级市场。我朋友告诉我,价格可能会比较有杀伤力,但数字他还不能讲,内部也没有完全确定——但如果没有一些“定价信息的吹风”,经销商和出行运营商,显然不会轻易定下5万的长期订单。

哪吒N01的市场环境

哪吒N01的定价我不知道,但这张泡泡图,很容易帮我们分析出它的定位范围。我认为它大概率会位于图表的左下区间。
后续,合众还会继续推出其它车型。
我搞来了几张内部图片,是他们月底即将发布的一款概念车。它可能体现了合众未来产品的设计轮廓。





Ⅳ 工厂到位

中国一向被认为是基建狂魔,所以工厂的建设可以说是中国造车势力最不担心的一项。
从桐乡生产基地的开工,到一期工程的竣工投产,合众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完成了拥有5万辆产能(双班制可达8万/年)的新工厂。
这个产能规划比起很多新厂动辄数十万产能,还是要冷静、务实一些。
 

桐乡工厂一期已经完成,开始投产

Ⅴ 渠道到位

城市合伙人,上周刚宣布,也有了。

所谓城市合伙人,有两种,一种就是汽车经销商,模式相较于传统车企不会有本质区别,这很容易理解。
另外一种是出行领域的网约车和分时租赁的服务运营商,他们相当于企业的批发采购客户。


一个小细节,合众发布的数据精确到了个位数,54180张订单。
为什么数字这么大?经过询问,我了解到,这是未来两年长期合约的约定数字。其中运营商批发采购的数量大概占40%,经销商签约量在60%。

在商言商,大家都是来做生意的。如果没有提前看过产品,看过大概的价格定位,很难相信有合作伙伴会在这个时间就签约销量目标。

其中,大客户采购方面的披露数字,和几个月前合众另一次采购签约仪式的数字,是基本吻合的。

今年5月,合众新能源与蕃茄出行、巴歌出行、小二租车、PonyCar四家共享出行公司签署战略采购协议

Ⅵ 总结

合众新能源的打法不华丽。第一款车入门级小型电动车,肯定还是想走性价比路线撬开市场。
这家公司的传播和营销也不华丽,反倒是把产品、制造、研发、资质、渠道等方面基本功先准备好了。

现在回过头来看合众的5万台订单,其中40%是B2B的出售。而这些战略合作的出行品牌恰恰都是知合参与投资的——这说明合众不是一条腿在走,也不想打无准备之仗。
明眼人都知道现在要向普通消费者兜售电动车,还是比较困难的,市场规模目前还不大——B2B大客户采购将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除此之外,知合在未来智能网联汽车板块也已经低调展开布局。驭势、禾多等大家有所耳闻的自动驾驶科技公司背后,都有知合的投资身影。
甚至像酷黑这样的飞行器黑科技也已经出现在知合的投资版图上。
最终,如何把分散投资的不同线条,有机整合并形成协同效应,如何迅速从一家研发和制造公司转变成运营和服务用户的公司,将考验张勇挂帅的合众管理团队。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